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毛偉調研蘇高新交發
作者: 日期:2021-12-01 瀏覽:011月30日,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毛偉率隊調研蘇高新交發了解交發集團經營發展情況。
區黨工委副書記、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陸振華,區政府黨組成員、區黨政辦主任施國華,區財政局、住建局、城管局、城鄉局、國資辦參加調研。
座談會上,毛偉詳細聽取了交發集團的工作情況匯報,充分肯定了交發集團在公共交通運營、城市建設、檢測認證、市場經營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并針對下階段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毛偉要求:交發集團要全面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在做好區域公共服務的基礎上,全面向商業型公司轉型,以更高站位和更寬視野,全面增強核心競爭力,爭創一流城市建設運營服務商。
毛偉強調:
要高點定位改革創新,以更廣思路激發活力
要發散思路,轉變觀念,增強工作主動性,加強市場化經營管理能力水平,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要注重充分挖掘整合區域資源,提升智能化水平,圍繞降本增效,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運營管理、智慧檢測認證等方面爭當表率。要注重高質高效發展,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擴大經營發展效益,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要服務大局做優做強,以更實舉措提升經營能力
進一步破除“等靠要”思想,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拓展經營思路、增強盈利能力,推動企業做大做優做強。不斷提升公共交通運營服務水平。推動做好安全運營,提升公共交通服務品質及民生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智慧交通水平,堅持打造低碳環保、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出行環境。
不斷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又好又快又省建設好城建項目,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建設品質及效率,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參與區域外市場競爭,建設精品化、樣板化工程。
不斷提升城市運營水平。整合盤活區域管養資源,統一區域管養標準,以更專業、更高水平的城市運營服務能力,為區域發展提效分憂,走出一條精細化、專業化、效益最大化的發展道路。
不斷提升檢測認證水平。全力推進檢測認證產業向規?;?、專業化方向發展,不斷促進企業技術升級和產品服務優化,不斷提升企業公信力及品牌影響力。
不斷提升對外開拓水平。充分發揮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現代有軌電車分會及蘇州高新區有軌電車行業協會平臺作用,做好區域內外軌道交通等企業服務;持續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城市的認證、咨詢服務,切實加強央企合作。
要聚焦中心建強隊伍,以更強擔當凝聚合力
要強化黨建引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遵守國企領導人員廉潔從業的各項規定,著力構建干部清正、企業清廉的生態環境。
要完善人才培養機制。要全面加強梯隊建設,創新選人用人機制,持續引進人才資源,不斷強化專業能力提升,為區域發展輸送優秀人才。
抓實安全及疫情防控工作。交發集團作為向群眾提供公共服務的前沿陣地,要始終堅持安全運營為第一目標,推動安全管理水平穩步提升,抓緊抓實抓細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陸振華對交發集團今年以來的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要利用公交體制改革契機,不斷提升有軌電車等公共交通資源的換乘銜接能力;要利用高新區大規劃大建設大運維契機,進一步提升建設及城市管理能力;要利用籌建合資公司的契機,進一步來提升多元化經營能力;要利用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的契機,進一步提升集團化管理能力。
座談會上,交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政代表集團班子就2021年度工作開展情況和下階段發展思路進行了匯報。
李政表示:交發集團將嚴格按照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十九屆六中全會及各級黨代會精神,強優勢、補短板,多層次、全領域構建“智慧+”管理體系,全面實施“1+2+4”發展戰略。
圍繞一個目標
圍繞企業轉型目標,緊扣深化國企改革主線,落實高新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及系列三年行動計劃,調整優化公司組織架構,拓寬既有業務范圍并拓展新業務,不斷提升企業經營盈利能力。
發展兩種經營模式
一是立足社會效益,打造高品質公共服務模式。
將安全運營及安全管理作為企業發展“生命線”,將高品質公共交通供給、高品質基礎設施建設及高品質城市運營服務作為企業發展“第一要義”,不斷提升市民幸福感、滿足感,助力區域營商環境再優化、再提升。
二是立足創新開放,打造高效益經營盈利模式。
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積極爭取政策、資金、人才支持,增強企業造血能力,提升企業投資及經營管理能力,加速創新資源要素集聚,促進交發集團加快轉型。
聚焦四大產業
以公共交通、城市建設、城市運營、檢測認證四大產業為發展支點,不斷加強區域公共交通一體化研究,不斷提升城市建設品質能力,不斷優化城市運營服務水平,不斷強化檢測認證專業能力。
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胡漳敏及其他班子領導,結合各自分管業務作逐一匯報。
下一階段,交發集團將不斷強化思想引領和制度完善,持續抓好干部職工隊伍建設,壓緊壓實黨風廉政建設,始終保持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為高新區打造蘇州市產業科創主陣地作出更大國企貢獻,在“兩區兩前列”進程中展現更大國企擔當!